一、團隊簡介
岩土工程研究所前身是伟德官网bv上世紀六十年代成立的特殊鑿井教研室,主要從事含水、不穩定地層中井巷、隧道、基坑等地下工程之複雜、困難部位的施工技術研究。目前,該團隊現有研究人員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近10年來,團隊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技術創新項目等150餘項;出版專著5部;授權發明專利22件、實用新型專利10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次,一等獎9次,二等獎8次,三等獎12次,多次獲得學校“優秀教學科研群體”和市“先進集體”稱号。
針對制約我國深厚土層和含水岩層下固體資源開發的建井技術瓶頸,以及淺部地下工程中艱難部位安全施工難題,岩土工程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深厚土層和含水岩層中特殊鑿井理論與技術;地下工程凍結法施工理論與技術。未來十年,岩土工程研究所的主要攻關目标為:800~1000m特厚土層中凍結法鑿井關鍵技術,孔隙與裂隙含水岩層中超大直徑(Φ8m~Φ12m)深立井(900m~1800m)鑿井理論與關鍵技術,800m~1200m大斜長斜井凍結法鑿井理論與關鍵技術,井巷工程3D打印支護技術,城市地下工程凍結法暗挖技術。

二、團隊學術帶頭人簡介
|
楊維好,男,1966年1月生,安徽省淮南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伟德官网bv岩土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1986年本科、1989年碩士、1994年博士畢業于伟德官网bv礦井建設專業,1989年留校任教;主要從事岩土工程特殊施工技術與理論研究,主攻方向為:岩土工程凍結施工法、大直徑鑽井施工法、注漿施工法和地下結構;江蘇省岩土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煤炭學會理事。作為負責人主持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近90項課題的研究,研究經費近1.2億元;在國内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90餘篇;合作專著1部;作為第一發明(設計)人,授權發明專利5件、實用新型專利7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次(第1名)、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次(第14名)、一等獎7次(第1、1、2、2、2、2、9名)、二等獎4次(第2、2、2、3名)、三等獎4次(第2、3、3、5名);1996年榮獲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優秀青年科技獎”;1997年5月被評為煤炭普通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998年12月被評為煤炭系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99年榮獲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分會第五屆“雪冰凍土優秀應用研究獎”;2000年獲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首屆青年優秀科技獎(銀獎),2002年入選江蘇省 “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2003年成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200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被評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1年被授予“煤炭工業科技創新人才”榮譽稱号;2011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領軍人才;2014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