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趙鵬
出生年月:1989年1月
學位:博士
職稱:助理研究員
研究領域:地下多資源協同開發系統動力學原理、能源地下結構及淺層地熱能高效可持續開發關鍵技術。
E-mail:zhao-peng@cumt.edu.cn
個人簡介
趙鵬,男,山西太原人。博士畢業于南京大學,主要從事淺層地熱能高效可持續開發、能源地下結構、地下多種資源協同開發系統動力學原理及關鍵技術等方面研究。參與歐盟Marie-Curie科技合作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科研項目。相關成果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日内瓦國際發明金獎、中國發明創新成果一等獎、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一等獎、江蘇省地下空間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在Building and Environment(中科院1區TOP期刊)、Engineering Geology (中科院1區TOP期刊)、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中科院1區TOP期刊)、Energy and Buildings(中科院2區TOP期刊)等國内外SCI/EI/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授權專利/軟件著作權10餘項。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經常性審稿人,國際城市地質與地下空間工作組ACUUS-GEO和EUUS骨幹成員。
教育及工作經曆
2021/9-至今,伟德官网bv,深部岩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2016/9-2021/9,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專業,博士
2013/9-2016/6,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學院,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專業,碩士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及人才計劃項目情況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地溫能提取對地下結構圍岩特性與承載的影響研究”(41272314),已結題,參與。
[2] 歐盟Marie-Curie科技合作計劃:“Geotechnical & geologic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Exchanging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on a world-wide scale”(FP7-IRSES-612665),已結題,參與。
[3] 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産業前瞻與關鍵核心技術):“利用地下結構提取地熱能關鍵技術研制”(BE2020038),在研,參與。
[4] 江蘇省城市地質調查項目:“南通市重點規劃區地下空間資源調查評價研究” (2017-054-D43),已結題,參與。
[5] 中國地調局重要經濟區與城市群調查計劃丹陽城鎮地質環境綜合調查項目(2016-001-D01),已結題,參與。
研究成果和學術獎勵情況
第一作者/通訊作者Q1區代表性論文:
[1] Peng Zhao, Xiaozhao Li, Jiajun Liu, et a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subway tunnel wall temperature and surrounding rock/soil heat absorption ratio,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中科院1區TOP, JCR-Q1).
[2] Peng Zhao, Xiaozhao Li, Wei Zhang, et al. System Dynamic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Resourc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中科院1區TOP,JCR-Q1)
[3] Peng Zhao, Xiaozhao Li, Ye Zhang, et al. Stratified thermal response test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Energy and Buildings (中科院2區TOP期刊,JCR-Q1).
[4] Peng Zhao, Xiaozhao Li, Donghai Zhang, et al. A simplified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mprehensive heat transfer quantity in subway tunnels, Energy and Buildings(中科院2區TOP,JCR-Q1).
[5] Zhiyong Xiong, Xiaozhao Li, Peng Zhao, et al. An in-sit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e of thermo-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large diameter over length energy pile, Energy and Buildings(中科院2區TOP,JCR-Q1).
代表性已授權專利/軟件著作權:
[1] 一種基于PLC的多參數自動熱響應設備,2017.08.01專利授權,ZL201621281480。
[2] 一種大尺寸能源牆模型試驗裝置與方法,2019.09.20專利授權,ZL201710754623。
[3] 能源地下結構耦合内力計算方法,2018.05.04專利授權,ZL201611087188。
[4] 一種可提取熱能的隧道襯砌結構,2019.12.20專利授權,ZL0219200533337。
[5] 城市地下資源協同開發評估系統,2017.12.08軟件著作權授權,2017SR676356。
代表性省部級科技獎勵:
[1] 2019年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淺層地熱能高效可持續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
[2] 2020年中國發明創新成果一等獎:地下空間精細探測與協同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
[3] 2021年日内瓦國際發明金獎:Precis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instrument for transmissivity of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