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姓名:王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3年11月
學位:博士
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1)地震液化、微生物岩土加固技術;(2)凍土、凍融土力學特性及其與工程結構相互作用;(3)鑿井井架、可縮/活動罐道等特殊井筒裝備研制、監測與安全評價。
招收研究生專業:學術型碩士(081401岩土工程、081403市政工程),專業型碩士(085901土木工程),2人/年
郵箱:wangbocumt@163.com
電話:18361237291(微信)
學校主頁:https://faculty.cumt.edu.cn/WANGBO
個人簡介:
王博,河北承德人,2009年獲伟德官网bv岩土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導師劉志強教授,2012年獲日本九州大學岩土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導師陳光齊教授和Kouki ZEN教授,主要從事礦山建設工程、地震液化、微生物岩土加固技術等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博士後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10餘項,參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科研項目10餘項,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研究論文3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7項,出版專著1部。
擔任國家注冊建造師礦業工程專業考試用書編委、全國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深地礦建與資源開發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地基處理與地質災害防治專委會常務委員、特殊土力學與工程專委會委員、《應用力學學報》青年編委、《化工礦物與加工》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科技咨詢專家庫專家、江西省科技專家庫專家等,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中國安全生産協會安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科研獎勵。
教育經曆:
2009.10~2012.10,日本九州大學,岩土工程,博士,導師:陳光齊 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
2006.09~2009.07,伟德官网bv,岩土工程,碩士,導師:劉志強 教授
2002.09~2006.07,伟德官网bv,土木工程,本科
工作經曆:
2018.01~至今,伟德官网bv,伟德官网bv,副教授
2022.10~2023.10,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訪問學者
2012.12~2017.12,伟德官网bv,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講師
主要科研項目:
[1] 2025.01-2028.12,深部大變形返修巷道圍岩卸荷再破壞機理及防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參與,在研
[2] 2020.08-2022.08,微生物減飽和土體動力特性與抗液化機理研究,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助項目,主持,已結題
[3] 2019.06-2020.06,凍融粗粒土-混凝土結構面剪切力學特性研究,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主持,已結題
[4] 2019.01-2022.12,深部凍融土-混凝土結構相互作用接觸界面力學特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參與,已結題
[5] 2019.01-2022.12,多元複合地基多樁型相互作用機理與固結理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參與,已結題
[6] 2015.1-2017.12,考慮孔隙水滲流和孔隙重分布的地震場地液化後變形特性研究(5140859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主持,已結題
[7] 2015.1-2018.12,沖刷裸露橋梁鋼樁基的地震風險概率評估與加固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參與,已結題
[8] 2015.6-2018.6,土體液化後孔隙重分布與土性參數演化規律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主持,已結題
[9] 2014.7-2017.6,深厚表土凍結壁-井壁結構相互作用接觸面力學特性研究,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主持,已結題
[10] 2014.6-2017.12,深厚表土凍結壁解凍階段井壁受力特性及變形機理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主持,已結題
[11] 2013.1-2015.12,飽和砂土液化後超孔壓消散與變形特性的試驗研究,伟德官网bv青年科研基金,主持,已結題
[12] 2012.1-2016.6,大型鑿井井架及井壁吊挂關鍵技術與裝備,科技部863計劃項目課題,參與,已結題
[13] 2024.01-2025.12,内蒙古福城礦業有限公司煤礦副立井多水平提升系統研究及應用,内蒙古福城礦業有限公司,主持,在研
[14] 2023.12-2026.12,智能立井鑿井井架研究,河南國龍礦業建設有限公司,主持,在研
[15] 2022.06-2022.12,軟土地層大口徑頂管穿越箱涵施工關鍵技術研究,上海城建水務工程有限公司,主持,已結題
[16] 2022.02-2025.12,三山島金礦副井Ⅷ型鑿井井架受力狀态實測研究,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三工程處,參與,已結題
[17] 2021.08-2023.12,福安西高邊坡高填方穩定性監測報警系統,北京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已結題
[18] 2019.07-2020.07,大灣區深厚淤泥地層灌注樁施工關鍵技術研究,中煤江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參與,已結題
[19] 2019.6-2021.06,龍郓煤業副井井筒安全動态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山東李樓煤業有限公司,參與,已結題
[20] 2020.05-2021.12,沿海變電站厚層液化土中樁基施工力學特性及質量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國網江蘇省電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主持,已結題
[21] 2017.12-2018.12,無梁窩邁步模闆系統撐靴受力相似模型模拟試驗與數值模拟驗算,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主持,已結題
[22] 2016.3-2019.12,立井井筒施工技術裝備電算化研發與應用,中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已結題
[23] 2014.10-2015.12,超深立井提升吊桶擺動規律現場實測研究,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已結題
[24] 2013.9-2014.12,超深立井鑿井井架的研制,銅陵有色金屬集團銅冠礦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已結題
代表性論文:
[1] Wang B. Liu Z.Q., Chen L.W. Particle morphology of calcareous sand and MICP-treated efficiency[J].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Resource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23, DOI: 10.1007/978-981-99-9227-0
[2] 王磊, 王博*, 劉志強, 常新昊. 基于脲酶誘導碳酸鈣沉澱的土體固化研究進展[J]. 工業建築, 2022, 52(11): 57-66.
[3] Wang B.*, Chen L.W., Niu Z. Critical hydraulic gradient and fine particle migration of sand under upward seepage flow[J]. Scientific Reports, 2022, 12:14440
[4] Wang B., Liu Z.Q., Yuan S. Behaviour of the large shaft sinking headframe subjected to uneven foundation settlement[J].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2, 10:941126
[5] Wang B.*, Chang X.H., Chen L.W., et al. Liquefaction mitigation of sands with microbial induced desaturation[C].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ydney, 2022.5.1-5.
[6] 王博*, 常新昊, 渠程業, 劉志強. 微生物減飽和法處理液化地基研究進展[J]. 化工礦物與加工, 2021, 11:8-12.
[7] 王博*,劉志強,孫方浩,袁帥. 地層凍融過程井壁受力模型試驗研究[J]. 中國測試,2021, 47(6):33-37.
[8] 王博*,姚昌瑞,張洪樂,牛圳. 凍結黏土單軸動态加載過程的能量耗散特征[J].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 53(4):479-484.
[9] 劉志強, 王博*, 王濤, 杜保江, 小海. 高壓凍(融)土-結構接觸面剪切應力-應變關系[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21, 53(5):134-140.
[10] Wang B.*, Liu Z.Q., & Du J.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series of large shaft sinking headframe[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haf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2019, 399-405.
[11] Wang B., Yao C.R.*, Liu Z.Q., Fan H. & Xiao H.H., Development of an energy-based EPWP generation model under different drainage conditions, IOP Conf.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304(022053): 1-6.
[12] Yao C.R., Wang B.*, Liu Z.Q., Fan H., Sun F.H. Chang X.H. Evaluation of liquefaction potential in saturated sand under different drainage boundary conditions—an energy approach[J],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7, 411:1-15.
[13] Wang B.*, Liu Z.Q., Du J.M., Xiao H.H., Shear behavior of frozen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under high normal stress and thawing condition[C], New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 2018.3, 333-337.
[14] 王博*, 劉志強, 杜健民, 王帥, 範浩. 雙平台大型立井鑿井井架設計方法[J]. 煤炭科學技術, 2017, 5(11):161-167.
[15] 王博*, 劉志強, 趙曉東, 梁智, 肖浩漢. 高壓正融土與結構接觸面剪切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 岩土力學, 2017, 38(12):1001-1007.
[16] 王博*, 肖浩漢, 劉志強,等. 高壓凍融土-結構接觸面直殘剪試驗系統及其初步應用[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17, 34(6):1194-1199.
[17] 劉志強, 王博*, 杜健民, 李明樓. 新型單平台鑿井井架在深大立井井筒施工中的應用[J]. 煤炭科學技術, 2017(10):24-29.
[18] 王博*, 劉志強, 李幸福, 梁智, 範浩, 深立井鑿井邁步吊盤結構受力模拟試驗研究[J], 建井技術, 2015, 36(s2):124-127.
[19] Liu Z.Q., Wang B.*, Li X.F., Liang Z. Study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frozen soil by using SHPB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st[C]. 13th 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Rock Mechanics Congress, Quebec, Canada, May 10-13, 2015.
[20] Wang B.*, Liu Z.Q., Chen G.Q., Zheng L., Du J.M., Simulation of steep coal seam mining based on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C], Frontiers of Discontinuous Numerical Methods and Practical Simulations in Engineering and Disaster Prevention(CRC Press), 2013.8, 257-261.
[21] Wang B., Zen K., Chen G.Q., Zhang Y.B.*, Kasama K., Excess pore pressure dissipation and solidification after liquefaction of saturated sand deposits[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3,49:157-164.
[22] Wang B.*, Zen K., Chen G.Q., Kasama K. Effects of excess pore pressure dissipation on liquefaction-induced ground deformation in 1-g shaking table test[J]. Geo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2, 4(2):91-103.
代表性專利、軟著:
[1] 發明專利:一種分布應力測試的高壓凍土直剪試驗系統及方法(專利号:ZL202210808521.4,20240930)
[2] 發明專利:滲流-凍融循環作用微生物固化試樣制備裝置及試驗方法(專利号:ZL202210362198.2,20240415)
[3] 發明專利:一種在線立井鑿井井架受力監測系統與承載性能評價方法(專利号:ZL20221042867X,20240513)
[4] 發明專利:一種土中成孔質量檢測裝置(專利号:ZL202110615930.8,20230502)
[5] 發明專利:一種預制管樁受力智能感知接頭及方法(專利号:ZL202110615920.4, 20220701)
[6] 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礦用剛性導軌變形調節裝置(專利号:ZL201811455232.0,20200918)
[7] 發明專利:一種凍融土循環剪切試驗裝置(專利号:ZL201610867904.3,20190702)
[8] 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立井鑿井井架(專利号:ZL201510106705.6,20161207)
[9] 發明專利:鑿井吊盤井内吊挂方法及裝置(專利号:ZL201310239685.0,20160113)
[10] 軟件著作權:一種智能型頂管受力感知監測軟件(登記号:2023SR1147182,20230628)
[11] 軟件著作權:立井井筒施工技術裝備電算化系統(登記号:2023SR0607700,20201110)
[12] 軟件著作權:礦山立井鑿井井架結構驗算系統(登記号:2023SR1436664,20231115)
主要科研獎勵:
[1] 2022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立井井筒施工技術裝備選型專家系統研究與應用,排名4/10
[2] 2022年廣東省第九屆優秀工程監測與監測項目獎創新獎,粵港澳大灣區沿海厚淤泥地層灌注樁施工與測試關鍵技術研究,排名10/14
[3] 2020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立井環形撐靴邁步系統關鍵技術與成套設備,排名7/13
[4] 2019年中國安全生産協會安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大直徑1500米級超深豎井安全高效施工關鍵技術,排名5/14
[5] 2018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大直徑1500m級超深豎井施工關鍵裝備與技術研究及應用,排名4/6
[6] 2017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大型立井鑿井井架的研究與應用,排名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