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廣林,博士(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洛陽人。現任力學與土木實驗中心主任,校研究生咨詢教育委員會委員。2003~2006年在東南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07年7月-8月在美國明尼蘇打大學進修。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從事建築結構的教學、科研和對外技術服務工作。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江蘇省應用基礎研究基金項目、煤炭部重點項目、江蘇省交通廳科技項目、江蘇省電力科技項目、山西省電力科技項目、建築物整體移動技術研究、某綜合樓糾偏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重要研究課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在重要期刊及國内外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SCI和EI收錄40篇,出版專著4部,主編地方标準(圖集)3部,獲國家授權專利40餘項。指導博士後、博、碩士研究生100餘人,其中已畢業90人(有兩人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去日本攻讀博士學位,4年)。為江蘇省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審查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技術專家組專家。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Structures》、《Composites Part B》、《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Case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Structural Concrete》、《力學學報》、《同濟大學學報》、《伟德官网bv學報》、《湖南大學學報》、《建築材料學報》、《複合材料學報》、《震動與沖擊》、《力學與實踐》、《實驗力學》、《建築科學與工程學報》、《河海大學學報》、《三峽大學學報》、《山東科技大學學報》、《水利水運工程學報》、《江蘇大學學報》、《石家莊鐵道學報》審稿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建築物保護理論與技術、混凝土結構抗火與抗震、預制裝配式結構理論與技術。
E-mail:YGL65@cumt.edu.cn
一、科研獲獎
(1)高性能結構補強材料與技術研究,獲1997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2。
(2)兖州礦區沉陷區生态重建研究與示範,獲2009年度環保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5。
(3)煤礦沉陷區超高壓輸電線路杆塔抗變形技術研究,獲2009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1。
(4)采煤沉陷區高回填矸石地基及建築物保護集成技術研究,獲2010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2。
(5)煤礦沉陷區超高壓輸電線路杆塔建設與防護理論和成套技術研究,獲2011年度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第五屆安全生産科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1。
(6)山體内複雜變形條件下煤礦卸載站加固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13年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1。
(7)建築物整體移動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獲2015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3。
(8)輸電線路采動區成災機理與防控關鍵技術研究,獲2019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2。
(9)火災全過程中大跨鋼結構整體坍塌概率預測技術及軟件開發,獲2016年第六屆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創新獎二等獎,排名第3。
二、主編标準
1、主編,江蘇省工程建設标準設計,《預制裝配式混凝土住宅标準化疊合樓闆圖集》(蘇G61-2021),2021年10月1日實施。
2、主編,江蘇省地方标準,《建築工程質量鑒定标準》(J15818-2021,DB32/T4063-202),2021年6月4日發布,2021年12月1日實施。
3、主編,江蘇省地方标準,《建築物糾傾掏土技術标準》,正在進行,已完成報批稿。
三、教學獲獎
1、土木工程專業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實施,獲2017年中國煤炭教育協會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2、建築工程事故診斷與分析,獲2010年伟德官网bv年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教材類),排名第1;
3、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型實驗教學,獲2006年伟德官网bv年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綜合類),排名第1。
4、土木工程材料多媒體課程教學課件,獲2006年教育部第六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三等獎,排名第2;
5、土木工程材料課件,獲2007年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多媒體教學課件二等獎,排名第3。
四、主要科研項目
(1)1998年1月-2000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鋼筋混凝土結構修複的相容性研究,項目批準号:59778054,13萬元。
(2)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礦山充填複墾場地廢棄物料滲透與污染物擴散規律研究,項目批準号:50574095,26萬元。
(3)2002年1月-2003年12月,江蘇省交通廳科研項目,複合水泥在船閘混凝土工程中的應用研究,16.0萬元,已結題
(4)2004年3月-2005年2月,徐州某企業科技項目,徐州某廠綜合樓糾偏技術研究與應用,52.0萬元,已結題
(5)2000年5月-2002年12月,某省2000年可持續發展十大科技示範工程項目子課題,兖州礦區生态治理與重建技術研究,子項目塌陷區地表建築物保護及重建技術研究,168萬元,已結題
(6)2004年6月-2005年12月,江蘇省博士後科研資助計劃項目(B類),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火災(高溫)損傷行為研究,3萬元,已結題
(7)2007年8月-2008年12月,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煤礦沉陷區輸電線路杆塔建設與防護理論和成套技術研究。139萬元,已結題
(8)2008年11月-2010年5月,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科技項目,煤礦采動區輸電線路鐵塔抗變形基礎技術研究。75萬元,已結題
(9)2009年8月-2010年12月,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110kV及以下輸變電工程不良地基基礎研究。32萬元,已結題
(10)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220千伏變電站硬母線在高烈度區的抗震性能研究,46萬元,已結題
(11)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科技項目,電氣設備考慮耦合作用及支架剛度的抗震性能分析,12萬元,已結題
(12)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攀枝花煤業集團科技項目,山體内複雜變形條件下煤礦卸載站加固技術研究與應用,76萬元,已結題
(13)2012年6月-2013年6月,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110kV線路煤礦塌陷區杆塔絕緣子傾斜的綜合治理,12萬元,已結題
(14)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采動區輸電線路抗變形理論與技術研究和應用。206萬元,已結題
(15)2012年7月-2013年7月,兖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項目,煤礦采動影響區高壓輸電線路變形控制技術研究。25萬元,已結題
(16)2013年1月-2015年12月,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基于救(滅)火全過程的大空間鋼結構響應機理及失效機制研究,12萬元,已結題
(17)2014年7月-2015年7月,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采空區電力線路穩定性評估研究。65萬元,已結題
(18)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輸電線路鐵塔關鍵構件鏽蝕後的力學性能分析及評估。12萬元,已結題
(19)2015年5月-2016年5月,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科技項目,鄂爾多斯采動影響區架空輸電線路工程可行性研究,60萬元,已結題
(20)2015年5月-2015年12月,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舊有輸電線路鐵塔基礎損傷評估及加固技術研究,86萬元,已結題
(21)2015年6月-2016年6月,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城市地下輸電管線電纜檢修井安全評估,8.0萬元,已結題
(22)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國家電網公司總部科技項目,煤礦采動影響區架空輸電線路工程災害成災機理、風險評估與防治技術研究,150萬元,已結題
(23)2016年5月-2017年5月,徐州市泉山區建設局科技項目,泉山區某村房屋損傷檢測處理與處理方案研究,18.5萬元,已結題
(24)2018年6月-2019年6月,徐州市賈汪城市投資有限公司科技項目,潘安湖湖畔某小區部分樓面安全性評價,10萬元,已結題
(25)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科技樓樓頂網架工程安全性評估,20萬元,已結題
(26)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徐州市建設工程檢測中心,建築工程質量鑒定方法研究,25萬元,已結題
(27)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江蘇省住房和建設廳科技項目,《預制裝配式混凝土住宅标準化疊合樓闆圖集》編制,10萬元,已結題
(28)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江蘇省住房和建設廳科技項目,《建築工程質量鑒定标準》編制,15萬元,已結題
(29)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江蘇省送變電有限公司,長三角近前緣地帶鑽孔灌注樁全過程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研究,44.5萬元,已結題
(30)2019年3月-2020年3月,徐州市雲龍區人民政府科技項目,大龍湖辦事處某居民小區建築安全評估,10萬元,已結題
(31)2019年11月-2021年6月,江蘇省住房和建設廳科技項目,《建築物糾傾掏土技術标準》編制,12萬元,正在進行
(32)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采動區輸電線路變形治理技術效果評價及安全性研究,95.8萬元,正在進行
(33)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新疆某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某礦井污泥車間過火後結構檢測與安全性評價。13萬元,已結題
(34)2021年5月-2022年12月,新疆某煤礦有限公司,某煤礦采動區職工宿舍安全性評定及加固方案研究。28萬元,正在進行
(35)2021年9-月2022年12月,江蘇省住房和建設廳科技項目,《江蘇省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技術導則》編制,10萬元,正在進行
(36)2022年2月-2022年12月,新疆某煤礦有限公司,某煤礦原煤倉與斜廊安全性評定及加固方案研究。13萬元,正在進行
(37)2022年5月-2024年12月,某城市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某建築物抗震性能提升與加固方案評價方法研究,97.8萬元,正在進行
五、專著(教材)
(1)袁廣林,魯彩鳳,李慶濤,舒前進,徐支松,建築工程事故的診斷與分析(第二版),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21年10月。
(2)袁廣林,魯彩鳳,李慶濤,王勇,建築結構檢測鑒定與加固技術,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
(3)袁廣林,趙嘉興,武立平,等,風荷載對采動區輸電鐵塔抗地表變形性能的影響,徐州:伟德官网bv出版社,2018年12月。
(4)李慶濤,袁廣林,舒前進,等,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徐州:伟德官网bv出版社,2019年9月。
六、代表性論文
(1)袁廣林,袁迎曙,大空間、複雜結構建築物平移技術研究與應用,伟德官网bv學報,2001,30(2):135-138,(EI)
(2)袁廣林,張宇峰,舒贛平,呂志濤等,巨型框架結構局部模型在低周反複荷載下的試驗研究,建築結構,2003,33(7):50-53
(3)袁廣林,郭操,李慶濤,呂志濤,高溫後冷卻環境對鋼筋混凝土粘結性能的損傷,伟德官网bv學報,2005,34(5):606-608,(EI)
(4)袁廣林,呂志濤,黃方意,高溫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抗彎承載能力,伟德官网bv學報,2006,35(4):441-445,(EI)
(5)袁廣林,黃方意,呂志濤,高溫(火災)對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抗彎性能的影響,建築結構,2007,37(1):105-108
(6)袁廣林,劉濤,闫玉紅,高溫後RC植筋邊節點反複荷載的試驗研究,伟德官网bv學報,2008,37(1):19-23,(EI)
(7)袁廣林,苗生龍,闫玉紅,鋼筋焊接溫度變化規律及對植筋承載力的影響,伟德官网bv學報,2009,38(1):5-8,(EI)
(8)袁廣林,楊庚宇,張雲飛,地表變形對輸電鐵塔内力和變形的影響規律,煤炭學報,2009,34(8):1043-1047,(EI)
(9)YUAN Guanglin(袁廣林), LI Shiming, XU Guoan, et al,(2009)The Anti-de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Transmission Tower in Mining Subsidence Area,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ng Science & Technology,(EI)
(10)袁廣林,張雲飛,陳建穩,舒前進等,塌陷區輸電鐵塔的可靠性評估,電網技術,2010,34(1):214-217,(EI)
(11)袁廣林,陳建穩,賈玉琴,許小燕,受火後混凝土粘鋼界面的剪切性能研究,伟德官网bv學報,2010,39(3):307-312,(EI)
(12)Yuan Guang-lin, Zhang Yun-fei, Li Shi-ming, Liu Tao, Ji Yong-sheng,Model experiment on anti-de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self-supporting transmission tower in subsidence are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22(1),57-62,(EI)
(13)袁廣林,何旭,李慶濤等,高溫後水泥基灌漿料低周重複荷載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伟德官网bv學報,2014,43(2):203-207,(EI)
(14)袁廣林,李青,李慶濤等,高性能水泥基灌漿料高溫後抗壓強度退化規律,建築材料學報,2014,17(3):470-474,(EI)
(15)舒前進,袁廣林,王永安等,考慮節點滑移時采動區輸電鐵塔基礎的位移限值,伟德官网bv學報,2014,43(1):16-22,(EI)
(16)Qing tao Li, Zhuguo Li, Guanglin Yuan. Effect of elevated Temperatures on properties of concrete containing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as cementitious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2, 35, 687-692.(SCI)
(17)Qing tao Li, Zhuguo Li, Guanglin Yuan and Qianjin Shu. The effect of a proprietary inorganic coating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arbonation depth of simulated fire-damaged concrete.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2013, 65(11), 651-659.(SCI)
(18)Qing tao Li, Guanglin Yuan and Qianjin Shu. Effects of heating/cooling on recovery of strength & carbonation resistance of fire-damaged-concrete.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2014, 66(18), 925-936.(SCI)
(19)Qing tao Li, Guanglin Yuan, Zhisong Xu and Tan Dou. Effect of elevated tempera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volume GGBS concrete.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2014, 66(24):1277-1285.(SCI)
(20)Guowei Z, Guoqing Z, Guanglin Y, et al. Methods for prediction of steel temperature curv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a localized fire in large spaces[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4, 238515:1-12,(SCI)
(21)Zhu G, Zhang G, Yuan G, et al. Performance-Based Evaluation of Large Steel-Framed Structures in the Overall Fire Process[J].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2014, 604936:1-11,(SCI)
(22)張國維,朱國慶,袁廣林等.火焰熱輻射作用下大空間火場鋼構件升溫模型[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3, 45(006): 96-101,(EI)
(23)舒前進,袁廣林,王永安等,考慮節點滑移時采動區輸電鐵塔基礎的位移限值,伟德官网bv學報,2014,43(1):16-22,(EI)
(24)袁廣林,李志奇,王勇等,鋼筋混凝土闆溫度場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四川大學學報,2015,47(3):44-52,(EI)
(25)Guanglin Yuan, Qing tao Li. The use of surface coating in enhanc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exposed to elevated temperatur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5,95,375-383,(SCI)
(26)Guanglin Yuan,Qianjin Shu,Zhaohui Huang,Qing Li,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roperties of Q345 steel pip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16,118,41-48,(SCI)
(27)Shu Q J, Yuan G L, Huang Z H. The behaviour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tower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support’s movement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6(123):166-180,(SCI)
(28)Limin Lu, Guanglin Yuan, Zhaohui Huang,Qianjin Shu,,Qing Li,,Performance-based analysis of
large steel truss roof structure in fire,Fire Safety Journal,2015,93: 21-38,(SCI)
(29)Guanglin Yuan, Biao Yang, Zhaohui Huang, Xiaozhe T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tower with hybrid slab founda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8,162,151-165,(SCI)
(30)Qilin Sun,Guanglin Yuan,Yuner Huang,Qianjin Shu,Qingtao Li,Structural behavior of supported tubual bus structures in substations under seismic load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2018,(174):861-872,(SCI)
(31)Qianjin Shu,Zhaohui Huang,Guanglin Yuan(通訊作者),Weiqing Ma,Sheng Ye,Jing Zhou,Impact of wind loads on the resistance capacity of the transmission tower subjected to ground surface deformations,Thin-walled Structures,2018,(SCI)
(32)Qianjin Shu,Limin Lu,Guanglin Yuan(通訊作者),Chongshuo Zhong,Bin Xu,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arly-age concrete after heating up to 550°C,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9,(SCI)
(33)Qianjin Shu,Kejin Wang,Guanglin Yuan(通訊作者),Yunfei Zhang,Limin Lu,Ziyuan Liu,Assessing capacity of corroded angle members in steel structures based on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0,(SCI)
(34)Guanglin Yuan,Zhiyuan Zhao,Qingtao Li,Bond behavior between cement-based grouting material and steel bar under repetitive loading after being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 atearly ag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0,(262):1-12,(SCI)
(35)Yuwei Zhang, Guanglin Yuan, Qianjin Shu, Mingquan Zhu, Limin Lu.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behavior of RC shear walls with multiple post-construction openings based on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46(2022)103707.(SCI)
七、授權發明專利
(1)發明專利,一種煤礦卸載站卸載梁加固方法,排名第二,專利号:ZL2012 1 0595184.1
(2)發明專利,一種采動區輸電鐵塔複合防護闆基礎的設計方法,排名第二,專利号:ZL 2012 1 0596543.5
(3)發明專利,采煤沉陷區防護闆基礎撓度變形和截面彎矩的計算方法,排名第二,專利号:ZL 2014 1 0243701.88
(4)發明專利,一種煤礦采動區輸電鐵塔傾斜調整裝置,排名第一,專利号:ZL 2013 1 0575491.1
(5)發明專利,一種框架結構建築物平移裝置及行走梁和基礎梁設計方法,排名第二,專利号:ZL 2014 1 0040248.08
(6)發明專利,一種煤礦采動區輸電鐵塔糾偏頂升裝置,排名第二,專利号:ZL 2013 1 0575656.1
(7)發明專利,一種降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高度的方法,排名第二,專利号:ZL2015 1 0052237.9
(8)發明專利,一種結構物受地基不均勻沉降及水平荷載作用的試驗系統,排名第三,專利号:ZL2018 1 0885517.1
(9)發明專利,一種輸電鐵塔受水平荷載與地基拉伸作用的試驗系統,排名第三,專利号:ZL2018 1 0886149.2
(10)發明專利,一種結構物受地基拉伸作用的試驗系統,排名第一,專利号:ZL2018 1 1 003699.1
(11)發明專利,已有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柱)中鋼筋實際應力的測量方法,排名第一,專利号:ZL202110353387.9
(12)發明專利,一種裝配式框架梁柱幹連接扇形粘彈性阻尼器,排名第二,專利号:ZL20171005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