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教師:
為落實學校拓展新興、交叉學科發展方向的部署,培育符合國家戰略需求和學校學科發展的新興、交叉科研方向,支持青年學者圍繞新興、交叉研究方向開展基礎性和引領性研究,全面提升學校科技創新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學校決定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啟動2019年重大項目培育專項(拓新、軍民融合方向),專門培育新興、交叉研究和軍民融合方向項目。申報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育背景
1. 根據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央軍委相關部門的規劃,以及正在開展的面向2035年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戰略研究等階段性成果,結合我校“雙一流”計劃建設任務和科研發展目标,圍繞人工智能、新材料、氫能、軍民融合等方向培育項目。
2. 在全球加速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客觀分析研判我校相關學科的研究積累、發展定位和人才禀賦等要素,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征求相關學科、學院和科研平台意見,進一步聚焦、凝練提出《2019年伟德官网bv重大項目培育專項(拓新、軍民融合方向)指南》(簡稱《指南》,見附件1)。
3. 學校鼓勵研究方向相近的負責人開展跨學院、跨學科協同研究,在進一步凝練、整合科研方向的基礎上,自發組成團隊進行持續科研攻關,以期真正形成有潛力、有活力、可持續發展的新興、交叉科研方向。
4. 為對接新一輪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學校正積極承擔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工作,項目負責人應積極參與相關領域的戰略研究和規劃編制工作。
二、資助方式及金額
1. 本專項分為拓新、軍民融合兩個方向。其中拓新方向支持人工智能、新材料、氫能等研究内容,詳見指南第“一~三”條;軍民融合方向分重點國防項目培育、智庫培育兩類,支持内容見指南第“四”條。
2. 申請項目應當圍繞《指南》的資助範圍和要求自主選題,項目名稱、具體研究方案、研究内容和目标等由申請人提出。
3. 拓新方向項目采取自由申請、學院審核、第三方機構函評、校學術委員會會評的方式遴選立項。
4. 2019年拟立項26項,項目執行期均為3年(2019年8月1日—2022年7月31日)。其中拓新方向、軍民融合重點國防項目培育類項目資助金額為30萬元,軍民融合智庫培育類項目資助金額為10萬元。
三、申報條件
1. 項目申請人應為我校正式在編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79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較高學術水平,學風優良,責任心強。其中,軍民融合方向項目申請人年齡可适當放寬。
2. 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不予資助:
(1)申請項目的核心内容已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或市廳級科研項目資助的;
(2)項目負責人曾主持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和校專項設立的科研基金項目處于延期狀态,或因有不良科研信用記錄而終止的;
(3)正在承擔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的負責人(如符合結題條件可辦理結題手續,相關限制解除);
(4)作為項目負責人及團隊成員有基本科研業務費支持的在研項目達到3項者。
四、考核及标注要求
1. 考核指标:
(1)拓新方向項目
申請人培育期内獲得國家級科技項目(2020年1月1日及以後立項,不含國家青年科學基金、一年期小額資助項目、學術交流項目等)立項,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科睿唯安JCR二區以上SCI論文8篇。其中,1篇唯一标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資助論文或中科院一區論文可折算為2篇計入考核。
(2)軍民融合方向項目
重點國防項目培育類:培育期申請人獲得對應的國家級國防項目立項支持即視為結題;或礦大作為參與單位,申請人作為負責人或學術骨幹參加國家級國防項目且到賬經費超過150萬元;或申請人所申請國家級國防項目進入最終評審環節,且培育期内獲批其他縱向國防項目(單一項目國撥經費50萬元及以上)或橫向國防類項目累計到賬經費在100萬元及以上。
智庫培育類:申請智庫培育期内獲批省級及以上軍民融合智庫即視為結題;或被學校推薦申報省級及以上軍民融合智庫,且培育期智庫研究成果獲省級及以上領導批示或被省級及以上黨政部門采納應用。
2. 标注要求
所有與本項目有關的論文、專著、專利等研究成果均以伟德官网bv為第一完成單位,并标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 (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和項目批準編号。同一篇論文原則上不再标注其他項目資助,如标注多個項目,則僅對标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教育部創新團隊、江蘇省創新團隊、江蘇省優勢學科建設平台、以及2020年1月1日(含)以後立項的國家級科技項目(不含國家青年科學基金、一年期小額資助項目、學術交流項目等)計入考核,對于标注其他各級各類項目的論文均不計入考核。
五、申報事項及時間節點
各單位于6月14日17:00前将推薦項目彙總表(附件2)一式一份、申請書紙質版一式二份送至科研院。其中拓新方向申請書(附件3)紙質版交自然辦(C308),電子檔發至zrb@cumt.edu.cn;軍民融合方向申請書(附件3、4)紙質版交軍工辦(C313),電子檔發送至zhangyiwen@cumt.edu.cn。
聯系方式:
1. 拓新方向項目:修偉傑、張婉秋、丁棟
聯系電話;83590165,Email:zrb@cumt.edu.cn
2.軍民融合方向項目:張譯文、馬睿
聯系電話:83590176,Email:zhangyiwen@cumt.edu.cn
科學技術研究院
2019年5月27日